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应急管理、防灾减灾救灾、安全生产工作,多次做出重大决策部署,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应急管理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,提出了关于防灾减灾救灾“两个坚持”、“三个转变”的重要论述,即“坚持以防为主、 防抗救相结合,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,从注重灾后救助 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,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,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。”,习总书记强调,提高国家应急管理水平,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,是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,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大事,是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。要加强灾害监测预警指挥救援平台网络建设,构建空、天、地一体化全域覆盖的自然灾害监测系统,加强互联互通、数据共享,提高多灾种和灾害链的综合监测、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。
在国家大力推行智慧应急的大背景下,建设一套智慧应急安全预警管理及应急指挥平台势在必行,通过开放性的双向接口与视频监控系统、无人机系统、现场移动指挥系统、、报警监测系统、IOT物联网系统、音视频调度系统等系统进行无缝集成,实现信息共享、事件联动。平台采用先进的软交换和数据分析技术,通过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呈现来自不同安全系统的告警或状态信息,强化态势感知并帮助用户做出更好的安全决策。
围绕“隐患、事件、灾情”演变过程和“测、报、防、抗、救、建”应急管理全链条,编织一张可全域覆盖的感知和通信网络,汇聚一幅可预测预警预报的综合风险防控地图,构建一个可快速响应和综合协调的旅游应急救援指挥力量,建设一套扁平高效和移动便捷的管理服务工具,实现应急管理“事前、事发、事中、事后”全过程监管,有效形成感知灵敏、智能预警、快速反应、综合协调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。
1、建立应急指挥体系,统一指挥、统一资源;能够全天候、全方位接收和显示各类事件及故障信息;
2、能够采集、分析和处理应急救援信息,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协调指挥事故救援工作提供参考依据;
3、能够满足全天候、快速反应事件信息处理和抢险救灾调度指挥的需要,使其具备事故快报功能,并以地理信息系统和融合通信系统为基础,以数据库为核心,快速进行事故受理,与救灾资源和社会救助联动,及时、有效地进行抢险救灾调度指挥;
4、掌握重大风险空间分布和运行状况信息,进行动态监测,分析风险隐患,对可能发生的特别重大事故进行预测预警;
5、实现事件的信息接收、屏幕显示、跟踪反馈、专家视频会商、图像传输控制、电子地图 GIS 管理和情况综合等应急值守业务管理;
6、事件发生后,结合事故进展情况,对事故影响范围、影响方式、持续时间和危害程度等进行综合研判。在应急救援决策和行动中,能够针对当前灾情,采集相应的资源数据、地理信息、历史处置方案,通过调用专家知识库,对信息综合集成、分析、处理、评估,研究制定相应技术方案和措施,对救援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出解决方案,实现应急救援的科学性和准确性。
7、根据有关应急预案,利用事件的研判结果,通过应急平台对有关法律法规、 政策、安全规程规范、救援技术要求以及处理类似事故的案例等进行智能检索和分析,并咨询专家意见,提供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和应急救援方案。
8、在建立集通信、信息、指挥和调度于一体的应急资源和资产数据库的基础上,实施对专业队伍、救援专家、储备物资、救援装备、通信保障和医疗救护等应急资源的动态管理。 在突发重大事件时,应急指挥人员通过应急平台,迅速调集救援资源进行有效的救援,为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保障。与此同时,自动记录事故的救援过程,根据有关评价指标,对救援过程和能力进行综合评估。
9、具备应急培训、地图推演和开展应急预案模拟演练的功能。
联系人:童经理
手机:13268001967
地址: 广州市天河区车陂街道健明四路10号天健汇商业楼
服务热线
微信咨询
返回顶部